192023.05

信创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到底卡在哪?

2023.05.19

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剧烈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诉求,国内企业愈发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在国产化发展浪潮下,信创产业已经推进了数年之久,无论是国家还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自2019年起,地政府不仅围绕产业扶持和关键技术攻关,密集出台了涵盖芯片、整机、集成电路、数据库,云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相关政策,还通过税收补贴、成长奖励、园区支持、政府站台等形式,重点打造信创产业集群、培养龙头企业。监管层面也对央国企、金融等部分行业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技术改造。可以说,近年来信创产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落实到发展过程中,信创产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从早期的产业规模小、项目推进缓慢、产品性能欠佳,到近几年具备相当的市场规模、产品逐步向“好用”迭代但仍缺少核心业务落地等问题,这些都从实质上体现了最终用户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是信创方案还处于未成熟、不稳定阶段,产品性能不佳等原因?但这些正是新产品或方案发展成熟过程的必经阶段,以此为理由似乎并不能说明问题。笔者相信,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很多最终用户会给予充分理解,并愿意为信创提供广阔的舞台,但遗憾的是,目前信创产业仍处于政策驱动阶段,还未完全转向价值驱动。

因此,仅仅以上述理由去解释信创的问题,可能并未触及根本原因,反而可能因此引起误解而影响到解决实质问题方法的提出,延缓信创的推进效率,降低信创的发展质量。

那么,让最终用户“心甘情愿”的落地信创,到底卡哪一个环节?

笔者认为,卡在了让最终用户认可的对信创项目质量的评估及测试方法上。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结论,不妨开门见山地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厂家提供的参数和指标,大多是理想配置环境下的数值,未考虑用户实际生产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要获得真实的生产环境数据,则需要引入专业的测试团队、测试方法和相关测试产品;据了解,部分软硬件厂商(芯片、整机、外设等)已建立测试实验室或基地。如厂商不提供测试,这部分能力和成本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具备或能承担得起的。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或行业组织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成立诸多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信创产品、系统测试中心及信创实验室;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施了相关的措施,但仍然缺乏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产品。这方面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需要从业务出发,为用户提供完全与厂商和环境解耦的测试和可观测性产品,如果不能提供解耦,测试和可观测性产品就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公允性、准确性、客观性。特别是在如下三个场景,很可能受到厂家或用户的质疑。

1、对单一品类多个信创产品的多品牌横向对比;
2、信创替换前后,国外产品与信创产品的对比;
3、短期测试的结论,与长期使用的结论的对比。
问题二: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还能稳妥解决,那么,面对多个信创产品的集成项目,云环境、信创产品之间的脆弱性和兼容性问题,则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更多的“扯皮”现象。
客观而言,这一问题也是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但由于信创属于非技术需求推动的大规模IT架构迭代,因此,如有机体一样复杂的信创IT架构,其各个单元之间的脆弱性优化和兼容性适配的过程将非常漫长,但毫无疑问,在如此紧迫的形势下,这一漫长过程将不被行业和用户所接受。

造成如此漫长的适配过程的原因在于,这类信创集成项目,通常涉及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到基础软件组件,再到业务系统的多个IT单元,而且这些单元往往都是构建于开源的云架构之上,如何才能实现如此复杂的、跨栈的测试和可观测性(不要局限于CNCF的可观测性,这是笔者关注的另一个问题)?从现阶段互联网能够查到的技术资料看,这方面的论述少之又少。

针对如上问题,笔者发现测试方法由于来自于外部,所以并不存在解耦和跨栈的问题,但可观测性方法,由于与IT单元伴生存在,无法回避解耦和跨栈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在Tracing方向,无论是各类开源或商业的APM,还是Open Tracing/Open Telemetry,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介入业务运行环境,而无法实现解耦,并且都局限于业务层或云原生,导致缺乏对很多架构组件、操作系统的观测能力。


而在Metrix方向,Prometheus或者Zabbix等方案由于更侧重于架构和组件的状态级监控,欠缺细粒度的应用组件和业务层监控能力,所以缺乏对一个完整的信创集成项目的全面可观测性能力。


由于如上能力的缺失,在笔者参与或了解的多个信创项目,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质疑、试错、延期等问题,而即使调通上线、通过验收,后期仍然会不断出现各种异常和不确定性,并需要重新邀请第三方公司进行排障和调优的情况。


综上,通过剖析信创项目落地过程中最现实的两类问题,可以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即要加快信创落地的量与质,让更多的用户无疑虑地拥抱信创,本质上是要提出符合信创特征的可观测性方法论和与之配套的产品方案。


一方面,要实现与环境的解耦,才能够在测试环境和(准)生产环境平滑迁移,才能够公允地测量欧美产品与信创产品的差别,才能够让用户放心地在生产环境长时间使用,否则,任何与环境的耦合方法,都可能会因为影响结论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受到用户质疑。


另一方面,要具备从底层硬件或操作系统,到基础软件组件,再到业务系统的跨栈监控能力,既能够通过业务性能表现去评估一个信创集成项目的整体质量,也能细粒度、无盲点地测量每个IT单元的处理性能。


简言之,要切实突破信创落地最后一公里,如期完成国家相关政策的目标,有关部门还需要配套更有针对性的测试和可观测性方法指导,而行业内每个具备测试和监控研发能力的单位,也应该积极深入到每个信创项目,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测试和可观测性方案。